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。然而,许多企业面对ESG体系建设时仍感到无从下手——如何搭建框架?如何制定可落地的策略?如何让ESG真正创造价值?中和一锦管理咨询基于多年实战经验,总结出一套“诊断—规划—落地—优化”的ESG建设全流程方法论,助力企业实现从合规到竞争力的跨越。
第一阶段:诊断现状——厘清ESG起点
ESG建设不能“一刀切”,必须基于企业实际状况定制方案。中和一锦通过三大维度展开诊断:
- 合规扫描:分析国内外ESG政策(如中国“双碳”目标、欧盟CSRD法规)对企业的影响,识别必尽义务与潜在风险。
- 差距评估:对标行业标杆(如头部上市公司ESG报告),评估企业在环境管理、社会责任、董事会多样性等领域的表现。
- 利益相关方调研:通过问卷、访谈梳理客户、员工、投资者等群体的ESG诉求,明确优先级。
案例:某制造业客户原以为ESG重点是减排,诊断后发现其供应链劳工权益问题才是投资者关注焦点,据此调整了建设方向。
![]()
第二阶段:框架搭建——制定“可量化”的ESG战略
ESG不是口号,需要转化为可执行的体系。中和一锦帮助企业构建“三层金字塔框架”:
- 顶层设计:将ESG纳入企业战略,明确愿景(如“2030年碳中和”)和治理架构(成立ESG委员会)。
- 中层策略: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,结合被评价的企业的行业特点,最终确定了24个ESG的关键议题。其中
G 公司治理部分包括可持续管理架构、可持续发展战略、KPI 目标、信息披露、合规绩效、商业道德准则、反商业贿赂、高风险矿产 8个关键议题;
E 环境保护部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、环境合规、水污染控制、废气污染控制、废弃物控制、化学品管理、能源管理、应对气候变化、循环材料管理 9个关键议题 ;
S 社会部分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、童工和强迫劳动、职业健康安全、员工教育和培训、员工职业发展、应急和消防安全、可持续采购管理7个议题。同时制定环境(如清洁能源替代)、社会(如社区公益计划)、治理(如反贪腐机制)的具体目标,并拆解至部门KPI。
- 底层支撑:搭建数据收集系统(如碳足迹监测工具)、ESG培训体系、内外部沟通机制。
关键工具:中和一锦自研的“ESG成熟度模型”,通过评分卡量化企业当前水平,并规划3年提升路径。
![]()
第三阶段:推行落地——破解“执行难”困局
许多企业的ESG计划停留在纸面,根源在于缺乏落地方案。中和一锦提供三大保障:
- 试点先行:选择高可见度、易实现的子项目(如某新能源企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)快速验证,树立内部信心。
- 部门协同:通过跨部门工作坊,将ESG目标融入采购、生产、HR等日常流程,避免“ESG是合规部门的事”。
- 数字化赋能:部署ESG管理平台,自动采集数据并生成披露报告,减少人工负担。
案例:某零售企业通过中和一锦的“绿色门店试点项目”,单店能耗降低15%,后续推广至全国200家门店。
第四阶段:结果交付——让ESG价值“看得见”
ESG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商业与社会价值。中和一锦通过两类成果帮助客户赢得认可:
- 对外价值:编制符合GRI、TCFD标准的ESG报告,提升投资者评级;设计ESG品牌传播方案(如公益联名活动),增强消费者好感度。
- 对内价值:计算ESG举措的实际收益,如节能降本、员工留存率提升,用ROI说服管理层持续投入。
成果示例:服务某科技公司后,其MSCI ESG评级从CCC升至B,融资成本下降0.8个百分点。
结语:ESG是马拉松,不是冲刺
中和一锦管理咨询认为,ESG体系建设绝非一蹴而就,需要长期迭代。企业应遵循“小步快跑—持续优化—生态共建”的路径,将ESG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引擎。
如果您正面临ESG建设挑战,欢迎联系中和一锦管理咨询,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